前言

當初看到這場活動,二話不說我手刀報名,因為ACCUPASS活動通,有個主辦單位俱樂部,慢慢開始啟動了,初衷很簡單,就是「讓每一個活動更成功」,而我覺得社群之於iCHEF,應該也是要「讓每一間餐廳更成功」

好吧,我承認隔了段時間,我忘了細節,但也代表還記得的那些,是干貨中的干貨

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觀察到的行為,就是「小伊很愛墊腳」,而我後來跟小伊求證過也得知她墊腳的原因,請各位朋友猜猜看,小伊墊腳的原因是:____________

iCHEF 餐廳幫 社群 小伊

開頭小伊說的一段話我很有印象「在 iCHEF 的客服很重要,因為 POS 是餐廳的命脈,萬一出問題,在巔峰時刻不能收錢,是會死人的」,同為 SaaS 服務商,這點我們很有感

iCHEF 社群很大的一個使命,是在做客戶關係維護,而i的客戶輪廓其實很清楚,就是「中小型店家」,因為大集團根本就不需要我們 >> 這點跟 ACCUPASS 活動通其實有點像,如果是靠辦活動吃飯的,未來總有一天會考慮自立門戶的,是有可能會離開 ACCUPASS 的

小伊在經營社群時,也是經過一波三折,有過兩次非~常大的轉變

iCHEF Day

想提供一個地方,用內容+系統教學讓相似背景的人做交流

後來發現幾個問題「店家只在乎內容,對POS機本身完全無感」「主題太大,離小店家太遠了」「人數太多,交流超淺層,一點深度都沒有」

餐廳小聚

後來轉了第一次,辦餐廳小聚,目的是

加強經驗分享,店家交流

結果還是有問題:

  1. 品質難維持、邀約講者困難 > 3000名老闆,我只有1個人
  2. 定位模糊,是要交流?還是給know how?
  3. 店家不珍惜,各個城市狀態落差很大

接下來沉潛下來反思規劃活動的三大原則

  1. 店家想要的
  2. iCHEF可以做的
  3. 競品做不到的

開餐廳學堂

透過思考這些原則,iCHEF 的目的是很清楚的,就是

幫助餐廳把店愈開愈好

基於上述目的所以再轉一次就變成
給想開餐廳但還未開的人「開餐廳學堂」
給已開店的人「大講堂」「開店保證班」>其中開店保證班只限開店前兩年的TA,因為最容易掛掉的前兩年,最需要協助,只要撐得住、活下來,iCHEF發大財(這就是訂閱制的魅力)

開店保證班效果好但有點小問題「不在台北怎辦」「沒時間上課怎麼辦」
iCHEF全部錄成線上課程,包含「第一次開店的12堂課」「深夜直播」等等,都是小伊親自上陣唷,真的是太猛了,哪來這麼多體力~

接著為已開店的人新增「開店分享會」「老闆參訪團」
小伊說:「北中南老闆的交流是我們想做的,我們去大武山看雞蛋/雲林武德宮財神廟咖啡廳/審計369新創聚落,去雲林究好豬分切豬肉」聽到這些行程,現場的同學們都想報名了呢

結尾

最後結尾,小伊提示了幾個重點:

  1. 我們提供的是有價服務,持續才有機會成功
  2. 在社群活動中不做簽單這件事,社群的KPI就是活動體驗,不是簽單數,不是人數,不在這個場域賣服務
  3. 小伊自己每月最少遇到100個店家,她無法想像如果沒有社群到底要怎麼優化產品,下一步怎麼走?
  4. 想要做怎麼開始?就硬幹阿!

個人心得

我個人其實也開始經營社群和社團一段時間了,很有感覺的是跟社團中的人都變得更加緊密,確實很多東西沒法直接量化出來有什麼成效,但在質化上我自己有很大的收穫

  1. 很多人會很直接告訴我什麼地方不好 > 我會盡我當下能做的一切努力來幫助他,儘管這壓根不是我的KPI,但我是真心的想幫忙每個主辦單位,儘管不一定能達到目的,但至少節省對方迷惘和迷路的時間,希望這些心意對方感受的到
  2. 更了解大家了 > 網友也是可以很有溫度的
  3. 創造更多可能性 > 大概有3–5個人都跟我說過有些特別的想法,我當下可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,但我會放在心上,或許哪天遇到了對的資源,就可以把他們拉在一起,創造更多不同的事

和我一開始想的一樣,iCHEF和我們一樣,都是想讓每一家餐廳更成功,而小伊一路走來的這些經驗,我覺得非常的珍貴,超級開心有來參加這場活動,收穫非常的多!



我是迪哥,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請幫我按讚、分享。
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給我,我們下次見。

也歡迎追蹤我的各個社群媒體